2025年10月23日
湖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长沙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与公共政策实验室二级教授易显飞所著的《社会化机器人的人文主义审视》由科学出版社(ISBN978-7-03-079066-8;CIP第2024TT0857号)公开出版。该书系易显飞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易显飞教授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四...
2025年10月15日
【作者简介】易显飞,湖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王克宁,湖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文章来源:《云南社会科学》2025年第5期摘 要:新兴生命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拓展了人类对生命的理解与干预能力,但其功利导向的技术路径往往忽视了生命整体性与自然节律的协调。道家文化以“游刃有余”的身体观、“得意忘言”的精神观和“莫逆于心”的社会观,...
2024年02月05日
行动者“有意忽略做某事”能否作为一种行动,行动哲学家们对此争论不休。不少哲学家反对把它看作一种行动类型,主要理由在于很难说明与之相关的因果效力问题。“有意忽略”中因果效力的解释面临直观上的二难悖境,为解决这一问题,哲学家们提出了四种主要应对方案,但它们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基于“有意忽略”中事态于行动者的因果依赖关系,可以尝试给出一个因果依赖新方案。因果依赖方案虽然不是从事件因果的角度寻找“有意忽...
2024年02月05日
伦理治理与科技创新的关系问题是科技伦理治理框架的制定和实施中的重要议题,相称原则为应对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平衡之道。相称原则要求在科技创新中关注目的与手段的平衡,要求在避免极端负面后果出现的同时,鼓励科技创新,并确保科技创新造福于人。在科技伦理治理的语境中,相称原则可以细化为四个基本要求:伦理治理与科技创新相称,治理力度与风险程度相称,治理方式与风险类别相称,国家治理与国际治理相称
2024年02月05日
技术领域的“人类增强”在产生具体效用之前,已经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应然倾向,这种倾向因超越具体技术效用而难以直接把握,但可以通过近似的理论进路对其应然倾向进行摹状。《庄子》内七篇中对“真知之路”的论述与人类增强的应然倾向较为契合:在“可不可之知”层面,人类增强遭受自身普遍性倾向的裹挟,呈现出盲目性、单调性的倾向;进入“是非之知”层面后,这种倾向导致人与人类增强之间形成普遍的是非对待,使源于人类需求...